足迹
成亲五年他突然提出和离只为给青梅竹马一个名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逼迫让位(第2页)

过了半个月,二伯萧平回京了。

晋国公逝世,国公之位需要有人继承。

老夫人让朱嬷嬷来传话,让萧珩在十五那天,回国公府,为萧平接风洗尘。

她特意没有提谢清黎,厌烦的态度,连掩饰都不愿意掩饰了。

萧珩的剑眉蹙起又展开,表情淡漠地对朱嬷嬷说:“我知道了,明天我会按时,带清黎一同回去,为二叔接风。”

朱嬷嬷表情不变,淡声说道:“老夫人交待了,少夫人忙于治病救人,这点小事,就不耽误她的时间了,叫她不必参席。”

“既然如此,我就在将军府单摆宴席,等二叔赏脸做客。”

朱嬷嬷抬眼看了他一眼,“老奴会转告老夫人的。”

下午的时候,程续之和洛太医,一起来了将军府。

因为梁州治疫有功,五位太医都受到了陛下的褒奖,作为最大功臣的谢清黎,也得了一些赏赐。

程续之和洛太医,就是来给谢清黎送这些赏赐的。

陶幼沅的精神比之前好了不少,再见到两位太医,也不免哀伤起来。

程续之知道陶知州被斩的事,唏嘘良久,“陶知州也算得上勤政爱民,陛下究竟是怎么想的,这样的好官,也能狠下心,说杀就杀了!”

洛太医赶紧拽他,“你少说两句吧!陛下有陛下的思量,咱们这些人,除了抱怨两句,还能做什么。”

陶幼沅悲凉地扯唇一笑:“梁州瘟疫,陛下怪罪我父亲监察不力,说到底不过是替人背锅罢了。”

程续之和洛太医对视一眼,都是无奈的叹气。

谢清黎扶住她的肩膀,柔声说:“你就安心在这里住下,不论有什么打算,都从长计议。我想陶知州最大的心愿,也是让你好好活下去。”

陶幼沅勉强地笑了笑。

第二天,萧珩去上朝后,将军府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谢清黎听到高严的通报,得知萧平和萧月然来了,下意识地站起身,去大门口接待。

萧平下了马车,神情严肃端冷,让谢清黎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

萧月然慢吞吞地跟在他身后,趁着进门的功夫,朝谢清黎挤了挤眼,小声通风报信。

“我爹是来为陆若檀说话的,你小心点。”

谢清黎一怔,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萧平一进前厅,就挥退了下人,坐在太师椅上,冷冷淡淡地看着谢清黎。

“你可知道,我这次回京,所为何事?”

谢清黎抓紧衣袖,努力镇定下来,轻声说:“二叔戍边多年,若不是为祖父奔丧,只怕也不会轻易离开西北边境。”

“你知道就好。父亲当年随太祖打天下,那份功劳,也消磨在了陛下的猜忌之中。萧家眼下急需的,是在朝堂中的助力。你是很好,可家世太弱,但若檀不一样,她的曾祖是忠勇将军,在军中留有不少门生,而陆家已经倒台,这些势力正能为我们所用,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谢清黎轻轻颔首,强打起精神,艰涩地说:“我知道,也明白您是为阿珩好。可阿珩,他不是那种愿意攀附别人的人。我相信他,只有再给他一些时间,他一定可以……”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萧平冷淡地打断了:“你相信没有用,陛下会给他这个时间吗?西北军二十万兵力,是萧家三代人的心血,说句大不敬的话,便是造反,也不一定会失败,如果我是陛下,也会忌惮,想方设法让萧家落败。更何况若檀本就是我们,为阿珩选定的妻子,若不是五年前的变故,你不可能取而代之,现在不过是位归原主。”

位归原主,这四个字像一把利刃,深深扎进谢清黎的心里。

所有人都说,是她将陆若檀取而代之,是她抢走了本该属于陆若檀的位置。

可她又做错了什么呢?

谢清黎低着头,努力忍住眼眶里的泪意。

可是鼻尖的酸涩,怎么都压制不住,心脏一抽一抽的,疼得厉害。

萧平视若无睹,语调不变地继续说:“听母亲说,你和阿珩早就该和离了,却一直拖到现在。你一直懂事体贴,该知道怎么选择,对阿珩和萧家,才是最好的。”

谢清黎深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眉眼间有止不住的哀伤,表情却是强撑出来的坚毅,“我知道了。”

萧平看了她一眼,平静地点点头,起身便离开了。

萧月然担心地看了谢清黎一眼,用口型朝她无声地问了一句“没事吧”,谢清黎强笑着摇摇头。

等到两人离开了,她一动不动地坐了许久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