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假中找真(第3页)
沈愈最烦这种自诩长得漂亮就要求别人怎样怎样的人,我又不认识你,凭什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也不能说完全不认识,沈愈感觉面前这个美貌女子似乎有些眼熟,好像曾在某个场合中见过。
但也只能说是好像,因为沈愈在脑中把她的样子过了好几遍,根本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
话说回来,别说是见过,就算是十几年的好友,现在也不是该让的时候。
有时候,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更别说朋友了!
想了想,沈愈索性直接将画卷起抱在了怀中。
女人脸上浮着的笑容顿时僵住了,她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他拒绝了我
竟然有人拒绝我
好像很多年没有人直接拒绝自己了。
小影,人家这位小友说得对,他先来的,就得人家先看,难道你连先来后到的道理都不懂了吗
小伙子,老头子我也冒昧问一句,你是不是觉得你怀中这幅画是一张古人真迹提醒你一句,这很可能是一幅摹本。
斥责美貌女子同时对沈愈出声询问的是一位精神矍铄,气度不凡的长须老者。
他年纪在七十岁上下,个头不算很高,穿着也很普通,就是普通的汗衫搭配布鞋,但老者站在摊子前却好似有种山岳般的沉稳。
看两人的长相,很可能是孙女与祖父的关系。
对于老人,沈愈就不能蹲着说话了,不瞒您老,我对这张画的真假到是不怎么看中,因为我并不打算捡漏发财。
而且在我眼中,一件艺术品的价值与它存在的时间并没有太大关系。
纵然这幅画是昨天画的,只要我觉得对我胃口,那我也会喜欢,更会高价买下来收藏。
哦听了沈愈的话,老人明显有些意外,他微微眯起眼睛,重新上下打量了一番沈愈,心中暗自思索:这年轻人倒是与众不同。
目视沈愈片刻,他突然老怀甚慰的点点头:好,搞收藏能有你这般的好心态实属难得啊!
现在的一些有钱人收藏古董往往是急功近利,看到一幅古人真迹就像鲨鱼见血般全围上去,不管好不好,值不值,拿钱就砸。
弄得现在的收藏市场乌烟瘴气,宛若成了富人的专属游戏场,而真正懂收藏,热爱收藏,手里却没什么钱的藏友根本买不到什么好物件。
你年纪轻心态好,眼力也不错,更是不以古董价值高低选择收藏与否,若你这样坚持下去,日后前途定是不可限量。
好,你慢慢看,小影,咱们去别处逛逛。
叫做小影的女子被祖父提醒方才缓过神来,贝齿轻咬红唇,走的时候她深深看了沈愈一眼,好似要将沈愈模样深深记在脑中。
沈愈见此,恶作剧式的冲其做了个鬼脸,气的女子粉面一红,又恨恨的跺了跺脚这才随祖父离去。
高跟鞋踏地的哒哒声不断响起,好似脚下踩得是沈愈一般。
沈愈见此笑了笑。
实话实说,他刚才的话纯属是在瞎掰。
笑话,不为了钱,他会大热天的在这里蹲着
空调屋不比这地舒服!
并且,沈愈对老者的话也不完全认同。
古董这东西价高者得其实没什么毛病,古董越值钱那得到它的人才会更加珍惜,从保护古董的角度讲也是一种好处。
因为容易得到的东西从不被珍惜,只有钱花的他肉疼,他才会重视。
很简单的讲,一枚铜钱与一件永宣青花摆在一个收藏者面前,他肯定把永宣青花当作宝贝供着轻易不肯示人。
而铜钱丢了就丢了,送人就送人,无所谓的。
为什么便宜呗!
摹本
摹本怎么了
在古玩行里,好的摹本又有下真迹一等的说法。
古时一幅名画或者名帖往往有很多摹本。
摹本最大的好处就是万一真迹有损也不至于让字画书帖失传。
比如在唐代,《兰亭序》就被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这几位大书法家临摹过。
其中以冯承素的神龙本最为有名,在很多人眼中已与真迹无异。
要是没有摹本,后人根本不可能看到书圣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的风采。
因为《兰亭序》真迹早就被李世民这位王羲之的死忠粉带进了墓中。
鼎鼎大名的国宝《步辇图》,《洛神赋图》,《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也是摹本存世。
所以,只要摹本的水平够高就不用担心卖不出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