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国内首台10兆瓦T型吊舱推进器(第2页)
“还记得我吧?北海舰队徐慧妍。”
刘源江看了短信,思绪又回到北海舰队历练的那两年时光,那特殊的两年,磨炼了刘源江的意志,面对浩瀚的海洋,也让刘源江有了独特思考的能力收获满满。
现在刘源江还跟当时的那些战友保持着联系,跟徐慧妍的联系断断续续,大概在三年前,就彻底失去了联系。
在刘源江的认知中,徐慧妍是一个很神秘的人,让他没办法看清楚,更别提看透了,徐慧妍就像是一个有爱心的大姐姐,对刘源江很照顾,但平时总是绷着脸不苟言笑,极其的严肃,脾气也是出了名的火爆,刘源江和他的那些战友们,私下给徐慧妍起外号叫爆姐。
最让刘源江不理解的是,这个浓眉大眼,鼻梁高挺长相出众的徐慧妍,从二十五岁登上北海舰队的舰艇之后,一直就没有下过船,她的双脚不曾踩在土地之上,跟随着舰队生活,永远在海面上漂泊。
刘源江看了一眼手机屏幕的时间,凌晨四点多天,确实也快亮了,根本也睡不着,索性就起床。
“徐姐,我当然记得,你还在舰队的船上吧?”出于礼貌刘源江还是回复了徐慧妍的信息,徐慧妍最反感得不到反馈,刘源江和他的战友们都这么认为。
当初刘源江跟随了一批新兵,负责管理他们的正好是徐慧妍,当时徐慧妍也是舰队里,年龄最大,且还没结婚的女性,加上火爆的脾气,俊秀的面容,以及永远不下船这个给她自己定下的人生信条,更增添了徐慧妍的神秘感。
听北海舰队的老同志说,徐慧妍家庭条件非常好,父母都在国外工作,似乎是国际大公司的高管,如此优渥的条件,徐慧妍却选择来到北海舰队从基层最普通的海军做起,总之这是一个迷一样的女人。
“准确来说,我有想下船的冲动,但我需要勇气,你能给我勇气吗,刘源江。”
刘海洋看完了短信,隐隐约约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安感觉,徐慧妍想下船需要勇气。
猜不透徐慧妍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怎么能给她勇气呢?
刘源江只记得他第一天去北海舰队报到的时候,徐慧妍盯着他足足看了有五分钟,似乎还要哭,把比较害羞的刘源江看得也差点哭了,关键是徐慧妍的眼神太犀利了。
刘源江刷完牙穿好衣服,准备去单位,必须调整调仓推进器的战略方向,功率设定的十六点八兆瓦,这完全就是自不量力的失败行径。
现在刘源江明白了,他的老师李文山,为什么对设计方案全盘否决,即便是他们真的能制造出来,这个功率的调仓推进器,但性能呢,安全性和可靠性呢!肯定会有问题。
五兆瓦的吊舱推进器,跟十六点八兆瓦的吊舱推进器,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这种动力输出的高精端精密设备,可不像是说一个人能喝半瓶水,努力也能喝一瓶那么简单,不能相提而论。
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那么现在摆在刘源江,这个技术负责人面前迫切的问题就是摆正姿态,确定方向。
刘源江开车到了单位,因为来得太早,整个科研实验楼,只有他一个人,刘源江喜欢这种感觉,来到试验场区,地上摆满了吊舱推进器,拆分下来的零部件,同时还有国外一家厂家生产的吊舱推进器,同样被拆得四分五裂。
刘源江并没有听到手机铃声响了,等他再次看手机的时候,已经陆陆续续有团队的其他同事也来到了吊舱推进器试验场。
“我想去找上海找你,我想跟你好好谈谈,你想过结婚吗?我有好多年的年假都没休,刘源江你觉得合适吗?”
刘源江看到徐慧妍发来的短信,更多的是感到莫名其妙,跟她似乎没有什么好谈的,再说在北海舰队那段时间,刘源江也没怎么单独跟徐慧妍接触,刘源江甚至觉得他跟徐慧媛还有那么一点点不相容,人们总说相差五岁以上就容易产生思想交流障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代沟。
“谁呀?”
刘源江正盯着手机屏幕发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一个十几年一直在船上大海漂泊的女人,为了一个男人会下船,这事情可没那么简单。
董萌走到刘源江身旁,眼睛一扫刘源江手机的屏幕,短信的内容也看了个十之八九,“怎么,有个女人跟你求婚了?”
“没有,瞎说什么呢。”刘源江赶紧把手机放下,又冷冷地看了一眼董萌,“你这属于偷看别人手机,窥探隐私。”
“我又不是故意看,你一个人拿着手机,在这傻傻地看了这么长时间,我过来看看,这有什么不正常?你昨天晚上不是通知上午九点开会吗,我是来告诉你,大家都到齐了,就等你了。”董萌撅着嘴,有些伤感,但确实基本上已经看到了,徐慧妍给刘源江发短信的内容,董萌还以为这个人是何馨,不过如果是何馨的话,刘源江应该很高兴,而不像现在一副心事重重,满脸阴霾的样子。
刘源江是最后一个到会议室的,这是一个小型会议,包括刘源江在内,仅仅有五个人,他们这个吊舱推进器的研发设计团队,核心技术人员有十几位,加上其他的一些同事,其实整个研发设计团队有将近三十人,任何一项伟大的科技进步都或多或少跟群策群力息息相关。
其余的四个人分别负责电机机械设计方面,以及液压制动冷却系统,全自动控制技术何供电系统,以及电磁系统极其其他相关,这四个主要方面涵盖了整个吊舱推进器的所有技术领域,同时这四个人也分为四个攻坚克难研发小组,董萌是电机机械设计方面的组长。
刘源江是总统筹吊舱推进器,研发设计工作技术总工,当然在他之上,还有分管领导船舶研究所所长,具体的设计研发工作,都是在刘源江的带领下进行。
“我们现在调整战略方向,更为准确地说,是做减法。”刘源江一晚上没有休息,目光有些涣散,但注意力非常集中。
包括董萌在内的其他三个小组组长,几乎同时眼光诧异的看着刘源江。
刘源江一直是一个强调做加法的人,怎么又做减法?
“十六点八兆瓦目前这个功率量级,我们还不具备研发能力,因此我们进行降级,争取在半年时间内,在既有的技术和经验基础之上,研发出与APP公司、通用电气(GE)有同样性能的十兆瓦的T型吊舱推进器,我觉得这个目标切合实际,我们点点脚尖就能摘取胜利的果实,我从瑞士APP公司回来之前,了解到他们已经能够生产出三十兆瓦的T型吊舱推进器,我们不要盲目攀比,也不要慌,先拿下十兆瓦这个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