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唐书仪小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第1页)

唐书仪牵着萧玉珠,跟毛广全寒暄了几句,就坐上了王府早就准备好的轿子,从侧门进了王府。

透过窗子,就见路过之处亭台楼阁、水池溪流错落有致,叠嶂的假山与竹林交相呼应.....

唐书仪再次赞叹,这逍遥王生前定是个风雅又懂得享受的人。

轿子走了半刻多钟,在一个大气中带着清幽的院落前停下,毛广全弯腰挑开轿帘,笑着道:“侯夫人,到了

唐书仪牵着萧玉珠出了轿子,低头看向她,给她一个不用害怕的眼神。萧玉珠朝她笑了笑,明媚爽朗。唐书仪见状放了些心,然后跟着毛广全进了院子。

萧玉珠脊背挺直,目不斜视,迈着不疾不徐的步子往前走,她是真的没有紧张。以前她皇宫都进过,不过那个时候父亲还在世,就是宫里的那些人,见到她也是客客气气的。

现在即使父亲没了,但有母亲在身边,她也不怕。

毛广全跟在母女俩身边引路,心里不住地赞叹这母女俩的气度。母亲雍容华贵,隐隐还透露着强大的气场。女儿小小年纪,但不骄不躁,从容不迫。

在他心里啧啧赞叹时,一个面容和蔼的嬷嬷迎了上来,她先向唐书仪行礼,“侯夫人安好

这是太妃身边的贴身嬷嬷,刘嬷嬷。

唐书仪笑着让她免礼,刘嬷嬷又朝萧玉珠行礼,“小姐安好记住网址

萧玉珠忙躲了下,嘴里说:“不敢受嬷嬷的礼

唐书仪也道:“她小孩子家家的,没那么多礼数

刘嬷嬷笑着起了身,“太妃在屋里等着您呢

“劳烦嬷嬷带路了

唐书仪牵着萧玉珠的手,跟在刘嬷嬷身后进了屋。就见大气清雅的厅堂中央,嘉舒太妃一身深褐色居家长袍坐在那里,虽五十多岁了,但素雅可亲。她的下首,坐着一对母女,与嘉舒太妃有几分相似,想来就是太妃寡居的姐姐和她的女儿了。

唐书仪带着萧玉珠朝嘉舒太妃行礼,但腰刚弯下来,就听嘉舒太妃道:“行了,我这里没这么多礼数

这时,太妃姐姐母女向唐书仪行礼,又是一阵寒暄。然后太妃朝萧玉珠招手,萧玉珠笑着走过去,嘉舒太妃拉着她的手坐在自己旁边,问她平日在家里做些什么,喜欢什么之类的话。

萧玉珠规规矩矩地答了,后来见太妃和蔼,就放大了胆子,说了不少平时有趣的事儿,如跟萧玉铭吵架,去唐国公府看猴子之类的。

太妃听了她那些童言童语,脸上一直挂着笑。后来还跟唐书仪讲,“你把这孩子养得真好

唐书仪则一脸无奈,“在家里也淘得很特别是跟萧玉铭打架的时候,真是让人头疼。

“小孩子这样才好,也不能太拘束了太妃说着摸了摸萧玉珠的头,跟立在一边的刘嬷嬷说:“我记得库房里有套东珠头面,正适合这么大的小姑娘,你去拿过来

萧玉珠听了她这话,看向唐书仪,不知道这东西该不该收。唐书仪笑着跟她说:“还不快谢谢太妃

回头给太妃送些价值相当的东西过来就是,现在推脱倒显得小家子气。

萧玉珠起身朝太妃行礼道谢,太妃又拉着她坐下,她是真的挺喜欢这孩子的。

接下来就是太妃和唐书仪以及太妃姐姐母女,聊一些家常,不过整个过程太妃都拉着萧玉珠的手,让她坐在自己旁边。

唐书仪今天过来是带着目的的,所以不一会儿,就把话题引到了,逍遥王的那座名为湖光榭的宅子上,“我一直觉得朗月湖景色宜人,就想在那里买所宅子。那天去看了看,被一座宅子吸引,后来才知道那宅子是王爷的

提到了逍遥王,太妃脸上带了些哀色,他道:“他那人喜享乐,当初也是看着朗月湖的景色宜人,说对着月光饮酒赏景,定是不一般的滋味,就在那里建了个宅子。谁知他一次也没有在那里对着月光饮酒

听太妃如此说,唐书仪忽然想起了前世听到的一句歌词: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唤醒我的向往,温柔了寒窗。

心里叹息一声,嘴上说:“抱歉,让您伤心了

太妃摆手,“人去了就是去了,我就是不提也是一样。不过那宅子还是给他留着吧

这是不会卖宅子的意思,唐书仪有心理准备,所以也没有失落,就笑着转移了话题,大家又聊起了家常。转眼到了午膳时间,唐书仪和萧玉珠又在王府用了午膳才回家。

回家的路上,萧玉珠跟唐书仪说:“我觉得太妃今日虽然看着挺开心的,其实她应该不开心

“为什么这么说?”唐书仪问。

萧玉珠想了想,也想不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就道:“就是感觉,感觉她没有表面表现得那么开心。

唐书仪摸了摸她的头,小孩子就是感知灵敏。

她道:“太妃应该还没有从失去儿子的伤痛中走出来

萧玉珠皱了下小脸,似模似样地叹口气,“我有时候也想爹,但也不能一直想他啊!娘你也一样,偶尔想一想爹就行了

“好唐书仪道。

但有些事情,不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的。前身就是因为对萧淮思念过深,才香消玉殒的。太妃在后宫那个地方挣扎多年,应该是一直以儿子为支柱。后来这个支柱忽然没了,那种痛苦,估计也只有她本人知道是什么滋味了。

而此刻逍遥王府内,太妃的姐姐席氏,正在跟太妃打听永宁侯府的事情,太妃一听就知道她心里想的什么,神色淡淡地道:“侯府世子虽然退亲了,但再说亲事家世也不会低了,你就别想了

席氏和她的女儿崔语兰脸都有些涨红,但就听太妃又道:“世家大族结亲,尤其是长子嫡孙的亲事,都是慎重又慎重的。当初永宁侯府跟吴家定亲,是因为那吴二小姐的外家是张家。张家出了个大儒,而永宁侯世子喜读书,张家可以给不少助力。

我们虽说是王府,但承允去了,我们王府就是个空壳子。且,就是他还活着,也不会让家人与上京权贵结亲

逍遥王名李承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