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柳平秋清雅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75章 艰苦历程(第2页)

“你看到的,仅是一个侧面,不够完全。”

郝海滨强调一句,拉回话题,“中医院经营惨淡,中医药大学的情况更惨。

教授照本宣科,看到教材存在问题,也没人提出置疑。

教授都在打小算盘,目的是拿到科研经费。

现实的结果是,拿到经费的教授,没有科研成果,被人嘲笑,导致经费逐年缩减。”

哎……

大厅里传出叹息声。

教授有错吗?

或许有错,但他们看不到希望,混科研经费,也许是为了他们仅存的颜面。

“能怪那些教授吗?”

郝海滨叹了一口气,一脸无奈,“不能怪他们,他们改变不了现实,只能随波逐流。

教授如此,学生的表现,可想而知。

那是一段最悲催的日子,每个中医人,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或许是激动了,或许是想起了那段难过的日子,郝海滨与众校长,都满眼泪花。

服务员把纸巾递给郝海滨等人。

“我不怕在座的朋友笑话我,这是我作为中医药大学校长的亲身经历。”

郝海滨擦去眼角的泪花,深吸了几口气,激动的情绪渐渐平复,继续说道:

“学生的情况更糟糕,除了少数农村来的学生努力学习,谋求出路之外,大多数学生,整天浑浑噩噩,想法极其简单,目的是在中医药大学混学历。

毕业以后,另谋出路。

不排除有学生心存理想,走出校门悬壶济世,但他们遇到的难度超乎想象。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四名老教授,孔鸿昱,范子勋,彭圣睿和郎道儒。

他们是江城中医药大学的教授,还有经常坐诊的中医诊所,被柳平的医术折服,把各自的研究生,交给柳平。

希望柳平能传授医术,培养更多的合格中医医生,带领中医,走出困境。”

江城中医药大学既然知道柳平的医术高超,为什么不留住柳平呢?

媒体记者心生疑惑,静待下文。

“我知道你们心里的疑惑。”

郝海滨尽情地大笑了几声,“柳平有远大理想,不愿意受约束,拒绝了江城中医药大学的挽留,成立了百姓中医诊所。

但并没将大学拒之门外,答应学校,每周到附属医院坐诊,会亲自指导研究生的针灸技术,传授华夏传承的药理和医理知识。

仅仅过去了一年,第一批合格研究生,走出校门,走进附属医院,成为坐诊医生。”

啪啪……

郝海滨的话被掌声打断。

记者们能感觉到,柳平和学校当时面临的压力,柳平和学校却执着前行,这种精神和毅力,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

柳平带给中医希望,中医走出困境,指日可待。

“谢谢媒体朋友。”

郝海滨明白掌声含义,深鞠一躬。

“随着柳氏医院的正式开业,中医迎来了春天。

特别是中医交流会,柳平像璀璨的明星,闪亮登场,一举封神。

我这个从事中医多年的老家伙,也是自叹不如。

我知道,中医崛起的机会来了。”

郝海滨越发感慨,声音洪亮,在大厅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