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小说全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8章 辽泽(第1页)

在明代,辽东镇有长达数千里的长城。

辽河河套地区的长城呈现一个V字形状。

称之为辽河河套长城。

黑线是长城,红色星星是镇靖堡,蓝色圆圈是辽泽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形状,是因为当时的辽河河套地区遍地都是沼泽。

这一片沼泽又称辽泽,泥泞不堪,人马不通。

受限于地形因素,大明只能沿着辽河东西两岸筑边墙进行防御。

而在此之前,辽泽的范围还要大。

若想从关内出兵辽东,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条是海路,从登州渡海来到辽南登陆作战。

另一条是辽泽南面的陆路,可是这里有一座易守难攻的辽东城。

隋炀帝时期三征高句丽(不是高丽),耗尽国力也只是攻破了辽河西面的城池,未能踏过辽河一步。

不但损失数十万兵马,还给高句丽送去了大量他们急需的盔甲兵器。

给后来者造成了大麻烦。

隋亡之后,大唐扛起了征讨的大旗。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兵分两路东征高句丽。

一路从海上登陆辽南,另一路则由名将李勣率领,兵临辽泽。

李勣大张旗鼓的在辽河西岸造浮桥,给人一副要渡河攻打辽东城的假象。

实则是派部队北上辽泽填道造桥,出现在辽东腹地。

在高句丽眼里辽泽是一道天险,所以根本没有设伏。

唐军的突然出现让他们大吃一惊,纷纷关闭城门不敢迎战。

唐军开始攻城,由此拉开了征讨高句丽的序幕。

由于高句丽士兵得到了大量隋军的武器甲胄,所以唐军打的非常艰难。

以至于唐太宗都没能平定辽东。

好在大唐凭借深厚的国力,在唐高宗李治时期灭掉了高句丽。

在此后的数百年时间里,辽泽的面积一直在减小。

到了明清时期,辽泽的面积只有隋唐时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但腹地还是无法通行,尤其是无法容纳火炮这种重型物资通行。

李定国先是在地图上找到辽泽的方位,又沿着长城发现了镇靖堡的位置。

整个广宁一带,有大大小小几十座堡垒外加四座关隘。

(关隘可以理解为天然缺口。)

无论建奴主力去了哪里,这些堡垒和关隘都应该及时收复。

“诸位,”王永吉站起身,“既然建奴主力退往镇靖堡,那咱们就趁势出兵收复边关长城以及附近的堡垒关隘,如何?”

“全听总督大人安排。”

“末将没有问题。”

“收复这些地方确实没问题,可问题是收复之后交给谁来守?总不能让这些战兵去守城吧?”在一众赞同的声音中,吴三桂站起来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在明代战兵和守兵不仅军饷不同,训练科目和战斗力也不一样。

综合战力肯定是战兵强,可要是守城,战兵不如守兵。

王永吉微微一笑:“放心,人,有的是!”

“前几日朝廷送来公文说榆园民变已经彻底平息,现已下令调榆园士兵来辽东守城,另外李定国总兵麾下一万步兵也前往辽东的途中。”

“末将没问题了。”吴三桂又坐了回去。

随后是安排每个人的作战任务以及物资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