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第1页)
阮清在等一个机会。
等外地的批发商上门。
说到底,眼下她手里的生意,只有针织厂是自己的,不管跟别人合伙的生意有多红火,她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针织上面。
要好好为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意筹谋。
她的生意不是为了别人生意牺牲的。
服装是她最为擅长的买卖。
本地顾客的确认可她的产品款式,但一年能买几件?
每个人的购买力是有限的。
针织套装,最多最多每年买五件,足够了。
辽市的老百姓目前有消费能力,能买这么贵的套装的,更加有限了。
阮清很清醒,贵价的针织套装刚出,图新鲜要买的,也不在少数,等到新鲜感过了,自己拥有过了,踮着脚尖还要不要买,可就不一定了。
所以,她要开拓市场。
与其自己带着服装,出去找销路,更为“高级”,更为卖的上价格的方式,就是“等着”对方上门。
阮清已经做好了准备,很快辽市商街的开业现状,火爆场景,就会出现在附近几市的报纸和广播里。
一定会有人嗅着商机赶来的。
周成程活动开始之前就收到了消息,听说有人为了凑价格,父母两代人几家放在一起买电视机、电冰柜等大件,为的就是拿下购买小马毛衣的名额,好以后来上街消费省钱的。
让他万万没想到,商街活动第一天,消费金额最高的,竟然高达八千多元。
前五名的消费金额,始终咬得死死的。
周成程直拍大腿,“这些人也太能买了!万元户都是难得的,竟然一天之内就消费八千多元。”
阮清颇为感慨,看来只要是人,就会精打细算,不管哪个年代,什么玩法都会在短时间内被人看破。
这家光是彩电就买了6台,其他大件也不在话下。
阮清一下子就想到许向然要做拖拉机的生意。
到时候把拖拉机也拿到商街来卖,说不定能把金额冲得更高。
还没出正月,晚上五点多就黑天了,商场却一直开到了晚上八点半。
等到收摊的时候,服务员都面露疲惫,老板们却显得兴奋不以,他们留下来算账。
算着算着,周成程忽然觉得商街的生意似乎要比他家原有的生意还要赚钱。
商街的服饰全都是他们亲自选购回来的,虽然他们没有工厂,没有直接生产服装,但是拿到的也都是成本价。
可以说是商街每一个店铺都是他们自己的牌子,自己的品牌直接对外零售,赚的差价是最多的。
给经销商还要压低价格,兑给经销商也就赚20个点左右,还要时不时给经销商上课,给予各种支持。
周成程无法想象,如果自有商场100座,他得多快就成为富翁了。
不过,周成程能够成为商界大佬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快他就意识到一件事情,他眼下最稀缺的就是人才。
即便有能力建造100座商场,没有像阮清这样的人才,没有强大的工厂供需支持,100座商场里面卖的东西不够精品,也不会像现在欧尚商街这样成功。
周成程大气,抽出一摞钱,数都不数,就给了阮清。
“这是额外给你的。”
阮清没收,“说好年底我占30%的利润,就是30%。何况,我每个月还拿周大哥的工资呢。”
周成程还是想给这笔奖金,他毫不吝啬的又抽出一摞,拍在阮清面前,“阮清,你拿着,只要你别嫌少就行,大哥也没数这里到底有多少钱。”
阮清往外推了推,“周大哥,我理解你想奖励我,但我想表达的是,我这个人说到做到,我们之前说好我赚多少我就赚我应该赚的。
至于我跟工厂对接,敲定进货价格,也请你能够无条件相信我,我既然不收你这份奖金,我就不会在你背后做其他的猫腻。”
聪明人都是一点就透的,周成程很快意识到阮清的意思是什么。
生意好的时候,他大把给奖金,生意不好呢?
时间一长,他会不会质疑阮清跟工厂之间还有一层利润?
阮清提前把话全都说在明面上,先小人后君子,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何况只是合作伙伴?
周成程把奖金收了回去。
连着两天,欧尚商街把名声彻底打出去了。
等大市场里卖毛线的刘立反过味儿来,大市场里卖毛线的,手里全都没有黑色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