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第1页)
林厂长不介意阮清接收针织厂的员工,陆陆续续,阮清一共招了三十名正式员工。
阮美静能当一个很好的针织工,但未必能做一个很好的管理者,阮美静总是很心软的。
小饭店对于阮美静来说,得心应手,给她帮忙的几个伙计,也都是郑家的人,都听话,没有起幺蛾子的,从针织厂出来的,就不一定了。
阮美静知道自己有几把刷子,早早就说自己没法给阮清管理针织厂,阮清如果想找个人带管,那就等考虑别人。
阮清让干妈白文芳做厂长,以后再有人应聘,也是白文芳负责。
除了开拓新业务,原来的客户对接,也都由白文芳接管。
白文芳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完全可以胜任,阮美静也是这个意思。
白文芳笑得,“我还以为我能干一辈子的针织工呢,托阮清的福,我也能当小领导了!既然姑娘信的着,那我就使命必达!”
甘甜甜跟着起哄,“白厂长好!”
阮清附和,“您是大领导!一厂之长,以后针织厂大院的这些针织工能不能赚大钱,就看白厂长的了。”
别看白文芳家里不缺钱,平时上班就是找点事儿干,无欲无求的,阮清让她做厂长,属实让她感动了。
人人都有实现个人价值的想法,白文芳也不例外。
她在林家针织厂的时候,几次评优,晋级,都因为她是女同志,因为她们甘家能跟资本家扯上关系,被莫名其妙顶替下去了。
她本以为这辈子在工作上也就这样了,人到中年,还能当厂长呢?
怎么不比在林家针织厂做中层小领导强?
白厂长好听,还是白主任,白科长好听?
白文芳认真道:“阮清放心,只要是我能想到的,我就全都做到!哪里做得不足,你及时提醒我!”
众人笑成一团,打趣,“白厂长上岗啦!”
白文芳到底还是忍不住,露出了无比喜悦的笑容来。
白文芳刚上岗,还真有几个棘手的问题,一点都不能含糊。
第一个问题就是,订单问题。
眼看就要进入淡季,这就不仅仅是林峰那样的半吊子工厂没有订单的问题,大的针织厂,也不见得有单子。
想要跟其他针织厂进行一番厮杀,可不简单了。
第二个问题,阮清的针织厂吸纳了不少正式员工,设备可以解决,南方唐国庆唐老板可以帮忙代采,再找专人运送到北方来,顺便把以前的老设备也换掉,门市房却装不下这么多人了。
还有个问题,就是缝合部分,需要从阮美静的小洋房里搬出去,也要另外找地方。
所以,搬厂还是再买个门市,成了亟需做的决定。
阮美静是眼看女儿生意越做越大起来的,建议索性一鼓作气,也买一个像林鹏程那么大的厂子的地,建厂。
白文芳没说话,她觉着太冒险了。
得看看阮清手里有多少生意。
就没看见阮清手里什么时候是有钱的。
这也用钱,那也用钱,总是倒不开。
想要一个林鹏程那么大厂子的地,可不少钱!
“远点呢?”阮美静想起来,“向然那边的工厂,地价不贵吧。”
阮清仔细琢磨了一阵子,“两手准备吧。”
白文芳罕见地没听懂阮清的意思,“什么意思?”
“向然那边的地,咱们找块儿便宜的买,准备着,哪怕先当个仓库用。毕竟那边的地价确实便宜。”
许向然当初定那块儿厂子的时候,阮清也给意见了,因为她知道,那边的地在未来二十年后,会实现百倍增长。
甚至还有新闻传,干了十几年的工厂,每年都赔钱,最后赔得只剩下一个厂房了,厂房最值钱。
辽市一共就那么大地方,北边都是墓地,城市建设只会往其他三个方向,阮清给许向然选的,就是距离市中心最近的那边。
白文芳始终没说话,阮清也考虑到了她的顾虑,“针织工人刚来,我们就搬到郊区,让人家去郊区工作,不是那么回事。”
白文芳连连点头。
是这样!
刚开个好头。
多少人都会因为距离问题,而放弃一份工作的。
阮清明白这个道理,发展是靠交通带动的,路都没修好,让人骑车去那么远上班,也不现实。
“再买一个门市,大小是现在的两倍。”
阮清想好了,“跟着咱们时间长的工人,是受过咱们恩惠的,还在原来的门市,织新款;新来的,新加入的,去新厂,织大货,织外单!”
白文芳会意,赞许地竖起了大拇指。